亚洲最大看欧美片,亚洲图揄拍自拍另类图片,欧美精品v国产精品v呦,日本在线精品视频免费

  • 站長資訊網(wǎng)
    最全最豐富的資訊網(wǎng)站

    扒一扒P2P風控的底牌

    扒一扒P2P風控的底牌

      都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但正統(tǒng)的教育又告訴我們要靠勤勞的雙手創(chuàng)造財富。這就讓大部分人,產(chǎn)生了價值混亂。確實應該好好工作的,但好好工作就真的能賺錢嗎?恐怕未必,雖然每天累成狗,你也未必就有好的回報。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大家常在一些名人傳記中看到一個詞,叫做第一桶金。很多人看到這里,總是習慣性地罵街。爺要是有這筆錢,大概也會這么干,之后可能跟李嘉誠也差不多吧。錢永遠不是問題,而問題恰恰是,你沒有這筆錢。而有些人則眼光放長遠了一些,沒有第一桶金,那我就存出來。但真的可以這樣嗎?

      存錢,特別是把錢存在銀行,應該是這個世界上最傻的事情,沒有之一。因為錢只要存在銀行,幾年不用,他就慢慢融化,最后化成灰燼了。倒不是說銀行不還你,而是有一個叫做通脹的家伙,慢慢地,悄悄地把你的錢拿走,這個概念可能并不直觀,那咱們就舉個例子,比如說銀行定期存款利率是3%(實際為2.75%,取整數(shù)好算),而如果按照真實通脹率的最低下限5%計算,相當于你每存一年銀行,就要損失2%,如果不發(fā)生惡性通脹的話,10年后,你存款的購買力,只有80%,30年后,購買力只剩一半。如果我們按照真實通脹率10%計算(在過去30年中,有4次通脹率都遠遠超過這個數(shù)值,每年的M2也就是實際貨幣供給增加,都在12%以上,也就是說多印了12%的鈔票出來),那么可怕的事情就發(fā)生了,每存一年,你的錢損失7%,存10年,購買力掉一半。存30年,基本就剩下10%了。這就是有些人很努力的攢錢,已經(jīng)節(jié)省成乞丐了,但始終沒有多少存款,更趕不上房價的真實原因。你的出發(fā)點很好,但實際上卻南轅北轍了。說句不好聽的,還不如拿到錢就把他都花了呢?

      那有什么辦法能把錢保值增值呢?起碼不跌價兒!

      這個事情一點兒都不難,既然利息少,那我們找一個5%以上,甚至利息更高,到10%的地方,把錢扔那兒不就完了嗎?其實就是這么簡單,只要你能找到穩(wěn)定收益的項目,自然也就沒問題了。很多人可能會首先想到股票和期貨,以及投資股票的權(quán)益類基金,你首先得長那個腦子,雖然每個人都本能地覺得自己是股神轉(zhuǎn)世,但實際中永遠是7賠2平1賺,而且絕大多數(shù)人在牛市里賺的錢,都會翻倍賠在熊市里,所以找一個靠譜兒的固定收益項目,比股票更重要,現(xiàn)在大家接觸得比較多的主要就三類,一類是銀行理財,一類是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還有一類就是信托。這三種東西,渠道不同,一個是銀行賣的,一個是網(wǎng)上賣的,另一個是理財公司定向賣的,但其實東西都差不多,都是借給企業(yè)或者政府,做資金拆借和周轉(zhuǎn)用的。而對于借款企業(yè)來說,付出的成本也是一樣的,之所以投資者利率會有差別,主要是中介吃掉了。中介越龐大,吃的越多,比如銀行至少吃掉了三分之二,理財公司吃掉三分之一,而互聯(lián)網(wǎng)上拉皮條的費用最低。

      就固定收益產(chǎn)品來看,銀行理財是大家接受度比較高的。第一,因為是銀行,所以保本保息;第二,也是理財,收益雖然很低,但總算比存款利息高一點兒。一般能到5%就不錯了,所以在真實的通脹數(shù)據(jù)背景下,銀行理財頂多就是能保證不虧錢。但是如果要放在10年的長期背景下考察,賠錢是肯定的,沒跑了。

      至于信托,到目前為止全都是剛性兌付,雖然有驚但卻無險,收益率要遠遠高于銀行理財,但門檻兒也高,需要百萬起投,這就有點兒看不起人了,我要有100萬,能達到10%甚至12%,買信托只要回避系統(tǒng)性風險的礦產(chǎn)和房地產(chǎn)兩大行業(yè),基本上問題不大。另外,要注意的就是,你得找對人。很少人是直接上信托公司去買產(chǎn)品,大部分都是要經(jīng)過理財公司的牽線搭橋,這其實還是一種拉皮條的關系,別被皮條客坑了就好。

      最后,重點說說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這里面水就太深了,能當理財買的一般有兩類,一個是貨幣基金,比如余額寶,這個大家已經(jīng)十分清楚了,沒什么風險, 但問題就是收益越來越低。實在是不過癮了。而另外一種就是P2P理財了,收益很高,也很誘惑,但似乎只能看不敢摸,跑路的太多,撕逼的太多,實在讓投資者心存芥蒂,不敢買也不知道怎么買?其實這事兒真沒那么復雜,如果把P2P放到銀行里賣會怎么樣?估計會造成踩踏事件的惡性后果。

      這不是廢話么?P2P有可能在銀行賣嗎?

      P2P當然可能在銀行賣,而且銀行也一直在賣,只不過到了銀行手里就都變成了銀行理財,收益也從12%以上,一下干到了5%以下,中間的7%,銀行永遠替你們保管了。那可腫么辦呢?首先,你得了解什么是P2P,說白了就是有人借款,有人投資??坎豢孔V兒,主要你得看借款人。大概分為幾類,一類是個人借款,二是小企業(yè)借款,三是大企業(yè)借款,四是大型國企借款。首先,個人借款這事兒,得拼人品,馬路上隨便拉一個人過來,他管你借錢,這事兒你怎么也得掂量掂量,至于傳說中的大數(shù)據(jù),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目前采用這種模式的平臺有宜人貸和拍拍貸,P2P只起平臺作用,不擔保不抵押,換句話說就是,萬一賠了你也只能認栽了。要不你自己賠,要么平臺替你賠。第二就是小企業(yè)借款,比如之前的翼龍貸,就是下沉到農(nóng)村去的,通過一整套傳說中的風控技術,讓借款更為靠譜兒(假設農(nóng)民伯伯都是勤勞勇敢的)。不過,按照現(xiàn)在的中小企業(yè)生存概率來看,平均壽命也只有2.5年,換句話說,踩到雷的幾率還是很高的。但前兩種模式也有好處,就是小而分散,真出點兒問題,平臺能夠賠得起!除非集體出問題,那就神仙難救了。

      第三種是大企業(yè),基本都是資本金上億的那種。還有第四種,大的國企?;旧鲜沁^橋性質(zhì),不會出問題,除非碰上黑天鵝事件,比如光伏,這種企業(yè)在P2P發(fā)產(chǎn)品基本都是為了短期資金拆借,比如已經(jīng)向銀行申請貸款了,但由于手續(xù)太繁瑣,要幾個月才能下來,在這幾個月里面,就可以先讓P2P去搞錢,多付點利息也是無所謂的,等銀行的貸款下來,前后一平均,企業(yè)成本不會上升太多,還不耽誤事兒。不過,這么大的企業(yè),一般的P2P平臺是不敢接的,也沒路子接下來,所以,敢接國企單子的平臺,基本都有點兒特殊手段,很多平臺說白了就是給銀行和大型國有擔保公司打工的,直接從這些地方拿的項目。換句話說,一樣的產(chǎn)品,一樣的項目,拿到銀行賣,需要走漫長的手續(xù),收益率只有5%,而拿到P2P來賣,能夠迅速拿到錢,收益率有10%-12%,至于后面的擔保措施,都是一樣一樣的。在實際操作中,很多P2P平臺,甚至變成了大型擔保公司,甚至是銀行的門市部,具體怎么風控,怎么擔保,那是企業(yè)和擔保公司的事,甚至保費都是你們兩個商量,你們覺得可以了,就拿過來我?guī)湍阗u,出了事兒擔保公司兜底,關我屁事兒。所以,行業(yè)里也管這種東西叫做黃金保函,能夠拿到大型擔保公司保函的平臺,基本上就可以躺著賺錢了。至于投資者,只要找到“大型國企擔保公司擔保,對本息承擔連帶責任”這幾個字就完了。如果再不放心,看看擔保公司的注冊金,40-50億的規(guī)模,甚至更高的,基本就等同于銀行了,華夏銀行68億、南京銀行29.69億,寧波銀行25億,大連銀行41億。這些都OK的話,你投資基本就不是太大問題了。因為克強總理反正是說過,中國不會出現(xiàn)系統(tǒng)性,以及區(qū)域性的金融風險,所以該兜底的時候,擔保公司一定會兜底,所不同的就是,有些店大欺客,過了代償期還不給錢,拖你幾個月甚至一年也是常有的事兒,所以來說,接這樣的活,平臺是有風險的,有可能就在各種壓力下,平臺被拖黃了。但如果規(guī)范的平臺,堅持一一對應信息中介,堅持不搞資金池,加上理性的投資人,只要是橫下一條心,死等!國企們長在紅旗下,頭戴烏紗帽,他們是不敢不還錢的。而且這期間利息應該還是有的,有的甚至約定了雙倍利息。對于投資人來說,除非用了等米下鍋的錢,否則基本影響不大。

    特別提醒:本網(wǎng)內(nèi)容轉(zhuǎn)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quán)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wǎng)有任何內(nèi)容侵犯您的權(quán)益,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nèi)處理完畢。

    贊(0)
    分享到: 更多 (0)
    網(wǎng)站地圖   滬ICP備18035694號-2    滬公網(wǎng)安備310117028898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