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最大看欧美片,亚洲图揄拍自拍另类图片,欧美精品v国产精品v呦,日本在线精品视频免费

  • 站長資訊網
    最全最豐富的資訊網站

    微信轉賬發(fā)錯人而對方把你拉黑 該怎么辦?

      我們聊聊關于微信轉賬的囧事,如果發(fā)錯了人給錯了錢,咋整?

      案例

      不少人都用過微信紅包和微信轉賬的功能,有時候我們會通過微信給陌生人轉賬,但你經歷過上一秒剛轉完賬,后一秒就被拉黑嗎?有時候也會在微信上遇到騙子,當你發(fā)現被騙之后,錢已經轉過去了……

      案例1

    微信轉賬發(fā)錯人而對方把你拉黑 該怎么辦?

      5月2日,廣東的黃先生通過微信給名稱為“海闊天空”的表妹轉賬,然而黃先生手誤轉錯了人,此“海闊天空”非彼“海闊天空”,一轉就轉了8萬多元。

      錢轉過去之后黃先生就沒再注意,直到第二天早上表妹打電話過來說沒有收到錢。黃先生才仔細辨認微信頭像和名稱,發(fā)現錢轉錯人且對方全收了。黃先生焦急萬分,通過微信語音電話對方都沒有接,沒過多久對方就把黃先生拉黑了。

      案例2

      2015年,內蒙古赤峰的戚女士通過微信朋友圈向莆田仙游的微商李某購買一串手串,金額為1100元。但是,她在轉賬時不小心多按了一個“0”,給對方多轉了9900元。發(fā)現情況不對之后,戚女士立即打電話給微商李某,卻一直無法接通,原來,“好友”李某不想退還這筆錢。

      案例3

    微信轉賬發(fā)錯人而對方把你拉黑 該怎么辦?

      2015年,山東濰坊的劉先生收到好朋友發(fā)來的微信,對方說有急事需要3600元錢,當天下午即可歸還。仗義的劉先生二話沒說就將錢通過微信轉給了“好友”。但幾天過去,好友始終沒有還錢的意思。“后來我開玩笑似地問他,才得知他的微信號被盜了,我的3600元也就打了水漂。”劉先生說。

      評判

      微信轉賬發(fā)錯了,錢追不回來怎么辦?微信官方、法律專家、警方各有說法,來了解一下。

      微信官方回應

      針對廣東黃先生轉錯賬的問題,近日微信官方給出回復:

      在獲知該用戶“誤轉賬”事件后,騰訊客服團隊第一時間已電話聯(lián)系到用戶,并引導用戶到司法機關通過訴訟方式解決糾紛,微信支付將積極配合司法機關調查取證,該建議得到用戶認可;客服團隊持續(xù)跟進,直至今日多次聯(lián)系用戶了解立案進展,待司法機關介入后,我司將進一步配合協(xié)助調查。

      騰訊客服經多次嘗試電話聯(lián)系轉賬“收款方”,“收款方”已于7月10日中午接聽電話,接聽方表示手機號是其朋友的,并且朋友已經聯(lián)系了付款當事人協(xié)商處理好該事件。

      10日中午稍晚客服再次聯(lián)系付款用戶,據用戶表示,目前收款方已向付款用戶返還了部分款項,雙方在進一步溝通協(xié)商中;同時,付款用戶對于騰訊聯(lián)系“收款方”進行核實的情況表示知情。

      律師說法

      廣東廣信君達律師事務所律師盧迪欣表示:

      案例一中的黃先生在轉賬中已收到平臺發(fā)給他的大額轉賬驗證要求——含有對方身份信息的提示,且輸入密碼或指紋支付才能繼續(xù)交易。

      黃先生基于自己的錯誤判斷,主動指紋支付完成了轉賬過程,這個舉動違反了一般人在轉賬時應當核實對方身份的常識,因此黃先生是有過錯的。

      浙江光正大律師事務所蘇亮律師解答了此類案件中的4個疑問:

      1、轉錯賬對方不歸還是否違法?

      對于收款人來說,這筆“飛來橫財”屬于不當得利。根據《民法通則》第九十二條規(guī)定: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如果發(fā)現微信轉賬有誤,事主應該及時聯(lián)系對方,說明情況,要求對方退還,對方負有返還的義務。

      及時與對方溝通,溝通不成,可起訴對方。

      2、不知對方身份信息如何起訴立案?

      在被告的身份無法明確的情況下,可以先草擬一份起訴狀草稿,然后加上侵權的證據。雖然說被對方拉黑了,但是轉賬記錄還是有的,把這份記錄打出來,然后與法院確認轉賬事實的存在。被告信息不確定,就需要法院開一個協(xié)助調查函,讓微信公司去調查,這是一個合法的信息收集渠道。查到被告的身份地址,以后再把這個填補到起訴狀里面。法院審查之后覺得可以符合立案條件,就會受理,受理之后就會進入訴訟程序。

      一定要注意保存好微信轉賬記錄和銀行卡明細,作為證據提交。

      3、在哪個法院起訴?

      一般來說在原告的所在地也可以,起訴并不是說一定要在被告的戶籍地。通過微信轉賬錯誤而獲利是屬于不當得利,不當得利已經是屬于一種法定的債權債務的關系,這種關系形成按照目前的法律是可以在原告所在地的法院起訴。

      4、可否要求互聯(lián)網企業(yè)賠償損失?

      微信轉錯賬的受害人,是因自己的過錯而造成的損失,互聯(lián)網企業(yè)并無過錯,因此是無權要求互聯(lián)網企業(yè)賠償損失的。

      什么情況可以選擇報警?

      針對微信轉錯賬,對方拒不退回的情況,一些網友選擇了報警,但是要具體情況需要具體分析,并不是報警都能解決。

      5月15日,案例一中的黃先生到居住所在地中山市小欖鎮(zhèn)聯(lián)安派出所報了案,但警方以“不知道對方的真實姓名和賬戶信息、不構成立案條件”為由拒絕了黃先生,并建議其找法院。求助于法院的黃先生依舊碰了壁。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員說,必須要知道對方真實的身份信息才予受理。

      今年4月,江蘇省宿遷市一女子錯轉2000元,警方通過研判走訪找到收錢方,并協(xié)調解決歸還。

      2016年,福建的吳先生從朋友處買手機,錯把4000元轉給一個不認識的新加好友,當即要求對方把錢退回來。但對方拒不退還,吳先生報警。警方回復,吳先生轉賬出錯的額度未達到立案標準,無法立案;

      福建鯉城公安分局民警表示:轉錯賬金額達到1萬元,可以向警方求助,通過警方調查把錢要回來。上述案例中吳先生轉錯賬的金額未達到立案標準,只能由他自己聯(lián)系對方要回,對方屬于不當得利,理應將錢退還給吳先生。吳先生還可以向法院起訴,要回4000元。

      方法

      微信消息可以撤回,但微信轉賬目前并不支持撤回。所以了解微信的基本操作和轉賬的關鍵步驟就十分重要。為了減少手滑造成的損失,小編這里給大家介紹一些正確的操作方法。

      微信轉賬的關鍵步驟

      1、轉賬前請謹慎確認收款方信息,以避免轉錯或被騙(添加好友“加備注”是一個好習慣,因為有些用戶名頭像完全一致也未必是真好友);

      2、大額轉賬前,最好通過電話確認是否是本人操作;

      3、微信轉賬一定仔細確認金額,一旦出現輸錯金額的情況,可能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和麻煩;

      4、轉賬時要做好備注并截屏,以備不時之需。

      *根據微信支付的現有機制,用戶轉賬過程中,微信支付會多次向用戶展示帶掩碼的實名信息,也會通過后臺風控策略對高風險交易場景會進行提醒,引導用戶對收款方實名信息進行確認。

      轉賬出錯的解決辦法

      1、用戶一旦發(fā)現類似“轉錯賬”事件,可以和收款方協(xié)商追回,也可同步聯(lián)系騰訊客服,客服可嘗試協(xié)調雙方解決糾紛;

      2、若協(xié)商無果,用戶可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糾紛,并聯(lián)系騰訊客服配合司法機關調查取證。

      *微信支付提供7*24小時客戶服務,用戶可以通過撥打95017或在微信搜索騰訊客服小程序進行反饋,有專業(yè)的客服人員協(xié)助解決。

      微信中遭遇詐騙怎么辦?

      打開微信-發(fā)現-小程序

    微信轉賬發(fā)錯人而對方把你拉黑 該怎么辦?

      搜索“騰訊舉報受理中心”

    微信轉賬發(fā)錯人而對方把你拉黑 該怎么辦?

      點擊自己的頭像補充相關信息

      有助于舉報問題的處理

    微信轉賬發(fā)錯人而對方把你拉黑 該怎么辦?
    微信轉賬發(fā)錯人而對方把你拉黑 該怎么辦?

      返回上一頁 選擇“網絡詐騙”

    微信轉賬發(fā)錯人而對方把你拉黑 該怎么辦?

      把相關信息填寫完整

      幫助尋回被騙資金

    微信轉賬發(fā)錯人而對方把你拉黑 該怎么辦?

      上傳轉賬和被拉黑頁面截圖

      然后等待中心處理結果

    微信轉賬發(fā)錯人而對方把你拉黑 該怎么辦?

      小編最后提醒

      微信轉賬轉走的都是錢

      良好的使用習慣很重要

      希望大家能夠一定牢記!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

    贊(0)
    分享到: 更多 (0)
    網站地圖   滬ICP備18035694號-2    滬公網安備310117028898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