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云音樂終于還是砸錢買音樂版權了。
2月28日,臺灣最大的唱片公司之一華研國際(8446.TW)發(fā)布公告,與阿里巴巴簽訂的音樂獨家授權合約到期中止。緊接著第二天,華研公告稱,與網易云音樂達成戰(zhàn)略合作,網易云音樂獲得華研旗下目前全量音樂曲庫的授權。
與網易此前簽下的幾家音樂服務商相比,華研旗下藝人知名度更高。3月1日起,包括田馥甄(Hebe)、S.H.E、林宥嘉、炎亞綸、陳嘉樺(Ella)、任家萱(Selina)、動力火車、郁可唯等藝人演唱的歌曲,《終極一班》、《仙劍奇?zhèn)b傳》等影視作品原聲帶,以及飛輪海組合、阿桑、劉力揚、Tank、Olivia等歌手在華研國際時期演唱的音樂都將上線網易云音樂平臺。
不過網易云音樂未披露此次交易價格。
據業(yè)內人士透露,此次版權合作交易價格大概為5億,包含了三年的版權,平均下來每年超1.5億,而曲庫規(guī)模方面,大概有1500多首歌,但不會超過2000首。這樣的價格堪稱“天價”!
這幾乎一改網易云音樂此前風格。
在幾家在線音樂平臺中,網易云音樂手握版權數(shù)量最少。有統(tǒng)計說,騰訊音樂擁有1700萬首曲目,阿里音樂擁有1300萬首,太合音樂擁有1000首,網易云音樂只有900首。在版權層面,網易沒有像競爭對手那樣砸錢拿獨家版權,曲庫多來自太合音樂轉授權的曲庫和騰訊音樂娛樂集團轉授權曲庫。
隨著各類合約之間到期,網易云音樂的版權數(shù)量越來越少。2017年網易云音樂將音樂市場砸錢爭搶獨家版權的現(xiàn)狀公之于眾,隨后引來監(jiān)管層關注。
目前,國家版權局要求音樂公司及在線音樂平臺對網絡音樂作品應全面授權、避免獨家授權,要積極促進網絡音樂廣泛傳播,推動網絡音樂作品轉授權,消除影響網絡音樂廣泛授權和傳播的不合法、不合理障礙,不得哄抬價格、惡性競價。
到年前,在國家版權局推動騰訊音樂與網易云音樂達成轉授權合作后,轉授權達到各自獨家音樂作品數(shù)量的99%以上,大伙都以為,故事就這樣結束了。
然而目前看來,高舉“反獨家版權”大旗的網易云音樂反手又打了一個“王炸”。
此前就有音樂版權方人士透露,網易云音樂也在積極爭取版權資源,開出的價格也極具競爭力。
很聰明的是,在網易和華研合作官方新聞稿中,雙方都回避了“獨家版權”字樣。
目前尚不知網易云音樂未來是否會將華研國際的音樂版權向QQ音樂、蝦米音樂、百度音樂等在線音樂平臺轉授權合作。但據業(yè)內人士透露,幾家音樂平臺可能都已陸續(xù)收到網易云的下架通知書,看來轉授權是沒戲了,這是要獨家的節(jié)奏。
業(yè)內認為,即便是轉授權,恐怕價格也不會低。難得擁有殺手锏級別的音樂版權的網易云音樂,算是拿到了談判籌碼,有能力可以與其他在線音樂平臺互換獨家版權資源。
網易云音樂天價買版權的模式是否可持續(xù)?
如果僅看網易云音樂的資產規(guī)模,2017年4月該公司完成7.5億元A輪融資,版權是在線音樂平臺的主要支出,能夠花幾次1.5億元?這次曲庫規(guī)模還算少,但是如果仍然以這樣的方式去洽購國際三大唱片公司的大陸音樂版權,資金面就顯得捉襟見肘了。
不過要是丁老板見效果不錯,拿游戲業(yè)務賺來的錢繼續(xù)猛砸,那就說不準了。
網易砸錢買版權,現(xiàn)在讓事情更加看不懂了:獨家版權授權協(xié)議似乎仍然是合理的?在音樂版權獨家授權上,壟斷者“筑高墻”似乎不存在?
截至發(fā)稿,網易云音樂未予以回復相關問詢。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