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手機收件箱,卻發(fā)現(xiàn)里面充斥著各類推銷短信,時不時還會收到一些“老同學借錢”、“點擊鏈接看照片”的詐騙短信,被垃圾短信困擾的同時,大多數手機用戶還會受到各類陌生電話的騷擾,對方如何獲知自己通訊信息,我們不得而知。在這個互聯(lián)網飛速發(fā)展的信息共享時代,難不成我們的個人隱私信息也要被共享了么?
面對眾人疑惑,360手機衛(wèi)士安全專家聚焦手機用戶的個人信息安全,結合近期海南、福建等地相關信息泄露和電話詐騙的案例,為廣大用戶揭開信息泄露的黑色面紗,提醒用戶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自我保護意識,謹防個人信息泄露和被竊取。
“內憂外患”的信息安全:監(jiān)守自盜和黑客攻擊是罪魁禍首
12月伊始,福建警方就已接到多起針對老人的電話詐騙,詐騙分子掌握大量老年用戶的真實信息,目標明確地展開騙局且成功率極高,這一現(xiàn)象引起警方高度重視。警方順藤摸瓜竟發(fā)現(xiàn),詐騙分子獲取用戶信息的渠道十分簡單,通過網上搜索即可找到信息販賣者QQ號,在社交平臺就可進行交易。更令人吃驚的是,根據買家不同需求,還可購得更精準的個人信息。

圖一:不法分子在網上公然販賣個人信息
如此全面、精準的個人信息究竟從何而來?
從福建警方近期破獲的重大信息販賣案件來看,售賣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嫌疑人大多數是房產開發(fā)、銷售、中介等內部人員,甚至有個別銀行、相關部門內部工作人員監(jiān)守自盜,利用職務便利,非法收集、交換、出售公民個人信息,從中牟利。
此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黑客利用釣魚網站、木馬等惡意程序竊取用戶隱私。日常生活中,打著促銷、優(yōu)惠等各類旗號的微信、短信內容暗含惡意鏈接,以假亂真的釣魚網站讓人難以防范,還有不明來路的二維碼,種種手段都可輕松套取用戶個人信息。
綜合來看,內部人員監(jiān)守自盜和黑客惡意攻擊成為竊取公民信息的主要黑手,利益驅動下,竊取隱私的違法行為屢禁不止,甚至在互聯(lián)網上公然叫賣,不法分子十分猖獗。
竊取、販賣、銷售產業(yè)化 360手機衛(wèi)士配合警方嚴打黑產
據警方調查,非法售出的個人信息最終流入大數據營銷機構和詐騙集團兩個方向。一方面,房地產、保險、廣告、中介等公司大數據營銷急需大量公民個人信息,另一方面,不法分子利用個人信息,進行電信詐騙、金融詐騙、敲詐勒索等違法犯罪活動,從竊取到最終以此牟利,公民個人信息泄露的黑色產業(yè)鏈已成熟化發(fā)展。

圖二:信息販賣形成產業(yè)鏈
活躍于人們生活中的各類電信詐騙、垃圾短信和騷擾電話,背后均有信息販賣黑產在助紂為虐,近期警方加大了對此的打擊力度,我國各省破獲多起公民信息販賣案件。辦案民警認為,盡管個人信息安全已引起各界重視,但我國仍需要加大對公民信息販賣市場的打擊力度,建立有效機制,對相關部門內部工作人員嚴格監(jiān)管,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
面對已然成熟的信息販賣黑產,依靠國家監(jiān)管與警方打擊還遠遠不夠,需要集合安全廠商、運營商和用戶自身的力量,多方聯(lián)動,協(xié)同防御移動信息安全。

圖三:360與深圳警方聯(lián)合進行通信治理活動
前不久,360公司配合深圳警方進行了通信網絡治理專項打擊,360手機衛(wèi)士與三大運營商一起,向深圳警方提供了10萬余個被標記超過500次的騷擾電話線索。深圳警方表示,在過去的歷次行動中,360公司都積極參與其中,協(xié)同作戰(zhàn)、共同出擊,取得了顯著成績。
面向廣大手機用戶,360手機衛(wèi)士安全專家給出了相關建議,提高隱私保護意識。在日常生活中,不輕易將個人隱私信息告知他人,非官方品牌活動不要輕易相信,不明鏈接、釣魚網站勿隨意點擊進入。另外,可以下載安裝360手機衛(wèi)士,標記、攔截騷擾電話,屏蔽垃圾短信,分辨釣魚網站,全方位守護用戶的信息與財產安全。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