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帶大家初步了解一下JVM內存模型,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一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計算機內存模型
在程序運行時,CPU通過訪問主存獲取數據,但隨著CPU的快速發(fā)展,CPU訪問速度越來越高,硬件無法滿足CPU的條件下,大多內存加入了高速緩存機制,不同CPU都有對應的多級(一般為三)緩存,CPU取數時會先按照一級緩存-二級緩存-三級緩存-主存的順序進行訪問,提高了訪問速度,但同時不同的CPU的緩存內的數據可能是不一樣的,造成CPU與主存不能實現數據同步
JAVA內存模型
JAVA內存模型(Java Memory Model,JMM)是符合計算機內存模型規(guī)范的,通過設置內存屏障,屏蔽了不同硬件和操作系統(tǒng)的訪問差異的,保證java程序在不同平臺都能做到對內存的訪問效果一致的機制及規(guī)范。
五大內存區(qū)域
1.程序計數器
每個線程都有程序計數器,程序計數器用來標識當前線程的程序字節(jié)碼的行號,java方法運行時,程序計數器保存的是字節(jié)碼文件的行號,native方法運行時,程序計數器的內容為空,不同的線程擁有其專屬的程序計數器,為線程所私有
2.JAVA虛擬機棧
每個方法在運行時都會創(chuàng)建一個棧幀,包括存儲局部變量表,操作棧,動態(tài)鏈接,方法出口等信息。每一個方法被調用的過程就對應一個棧幀在虛擬機棧中從入棧到出棧的過程。
JAVA虛擬機棧主要用來存儲方法參數,方法內部的局部變量,編譯期間加載的數據類型和返回地址類型,為線程所私有
3.本地方法棧
與JAVA虛擬機棧作用相似,不同的是后者服務的是虛擬機運行的java方法(字節(jié)碼),本地方法棧服務的是虛擬機調用的native方法,即底層服務,一般用C或C++編寫
4.堆
堆是虛擬機加載的最大的一部分內存區(qū)域,用來存放對象實例,可以在不連續(xù)的內存地址進行存儲,只要邏輯地址連續(xù)即可。 分為新生代和老年代,新生代與老年代的比例為1:2(可以通過參數 –XX:NewRatio 來指定)
5.方法區(qū)
又稱為永久代,用來存放虛擬機加載的類信息,常量,靜態(tài)變量,是線程的共享區(qū)域,JDK8之后被廢棄,改用元空間
推薦教程:java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