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最大看欧美片,亚洲图揄拍自拍另类图片,欧美精品v国产精品v呦,日本在线精品视频免费

  • 站長資訊網
    最全最豐富的資訊網站

    百度、頭條和滴滴都在”誘導分享”,微信打擊有錯嗎?

    (原標題:百度、頭條和滴滴都在「誘導分享」,微信打擊這種行為有錯嗎?)

    2013年5月,QQ手機版做了一次改版,將所有好友的頭像都顯示為在線狀態(tài),并取消了「在線」、「離線」的文字提示。

    這個「致敬」微信的舉動讓QQ收獲了前所未有的「壓倒性差評」。QQ團隊破天荒地立刻主動出來接受媒體采訪,解釋改版的動機。即便如此,新版本還是很快上線,好友在線狀態(tài)的顯示被重新恢復。

    百度、頭條和滴滴都在"誘導分享",微信打擊有錯嗎?

    一個細微的差別,道出了微信和QQ在產品邏輯上的不同:QQ是建立在PC上的即時通訊軟件,用戶需要確認好友此刻正在電腦邊;而微信,雖然看上去像QQ的移動版,但建立在手機上的它,收發(fā)信息的邏輯更像郵箱――用戶可以隨時發(fā)信息給好友,也可以在任何時候回復。

    所以,微信的默認主頁是相當于收件箱的聊天窗口,微信對好友列表的定義是「通訊錄」而非「聯系人」,「好友分組」這個功能也被舍棄了。

    百度、頭條和滴滴都在"誘導分享",微信打擊有錯嗎?

    ▲ Google推出的郵箱應用Inbox

    微信的通訊功能更像是郵箱,其實是馬化騰親自認證過的:

    “微信其實是郵件,是個快速的短郵件,只是它快到讓你以為不是郵件?!?/p>

    2016年,在和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錢穎一的對談中,馬化騰如此說到。他還透露了微信開發(fā)初期的內幕:騰訊內容同時有三個團隊開發(fā)基于手機的通信應用,微信的開發(fā)者是QQ郵箱團隊,他們「最先把手機端的郵箱客戶端改成了微信」。

    從這樣的角度出發(fā),就能理解為什么在2019微信公開課Pro版上,張小龍依然把微信定義為「工具」,依然在強調好工具的標準是讓用戶「用完即走」。

    百度、頭條和滴滴都在"誘導分享",微信打擊有錯嗎?

    一個優(yōu)秀的工具,可以跨越年齡、階層,成為真正的全民應用。而作為滿足用戶通訊需求的工具,因為超高的粘性,可以順帶滿足用戶閱讀、表達的需求,甚至連接第三方應用,成為一個無所不能的平臺和包羅萬象、自然生長的生態(tài)系統。

    對于一款像郵箱一樣的工具來說,對用戶危害最大的信息是什么?

    對,鋪天蓋地的垃圾郵件。

    報告顯示,最近十多年來,垃圾郵件占所有電子郵件流量的比率都超過50%,同時,垃圾郵件正變得越來越大。它們浪費大量的帶寬、流量,擠占用戶的收件箱,誘導用戶點擊鏈接,傳播木馬、病毒,散布謠言和詐騙信息,嚴重損害了用戶體驗。

    百度、頭條和滴滴都在"誘導分享",微信打擊有錯嗎?

    ▲ 圖片來自:Devonyu / iStock

    Gmail之所以能崛起,除了在當時破天荒地提供1GB的超大存儲空間,還因為它對垃圾郵件的強力過濾機制:除了系統主動判別垃圾郵件,Gmail還允許用戶定制過濾器,用更智能的手段屏蔽垃圾郵件。

    做好了這些之后,后起的Gmail逐漸超越Hotmail、雅虎電郵等主流郵箱,成為全球活躍用戶超過15億的第一郵箱服務,并幫助Google建立起了難得的帳號體系,打通了Android、YouTube、Google企業(yè)服務間的壁壘。

    同樣作為一款超級應用,「通訊工具」微信也需要以最嚴格的態(tài)度對待「垃圾信息」。

    1月29日, #微信封殺百度春晚紅包# 成為了微博熱門話題,1.2萬條討論,2.2億的閱讀量顯示了大家對這個話題的關心。

    百度、頭條和滴滴都在"誘導分享",微信打擊有錯嗎?

    當然,支付寶的「集五?!埂⒍兑舻摹讣舴箖都t包活動,也早已無法在微信分享鏈接。

    而在三天前,微信還在其官方公眾號上發(fā)布了一則公告,對滴滴出行、網易云音樂、今日頭條、火山視頻和西瓜視頻的誘導違規(guī)行為做了通報,并公布了措辭嚴厲的處罰:

    “針對此類違規(guī)活動和惡意對抗行為,一經發(fā)現微信將立即進行處理,包括但不限于停止鏈接內容在朋友圈繼續(xù)傳播、停止對相關域名或IP地址進行訪問,封禁相關開放平臺帳號或應用的分享接口;對于情節(jié)惡劣的情況,永久封禁帳號、域名、IP地址或分享接口。”

    我們在之前的報道中詳細分析過它們被屏蔽的原因:用實物或現金獎品誘導分享,用游戲、測試吸引用戶參與互動都是微信明令禁止的行為。

    但是,對于微信這座日活躍用戶超過10億,同時擁有社交關系鏈的「金礦」,被屏蔽的各家公司還是有各種各樣的「黑科技」。

    作為最早推出春節(jié)集卡兌紅包活動的支付寶,已經有了豐富的對抗微信規(guī)則的方法,它將分享鏈接變成了像火星文一般的「吱口令」,得以在聊天信息和群聊中暢行無阻。

    百度、頭條和滴滴都在"誘導分享",微信打擊有錯嗎?

    百度、抖音也迅速學習了這種「先進經驗」,它們同樣采用了口令的形式,躲避微信的屏蔽。

    于是,春節(jié)紅包活動本身就成了一件非常吊詭的事情: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們,正在用千奇百怪的像傳播黃色網站的暗語一樣的口令,以給用戶送「福氣」和紅包為名,在中國最重要的節(jié)日期間搶奪用戶和流量。

    對「國民級應用」微信來說,這些信息就像是垃圾郵件,和新年簽、打車券、外賣紅包一樣,當它們密集充斥在對話消息、群聊、朋友圈中時,會嚴重割裂正常的信息交流,給微信上已經很突出的社交壓力又添上了一根稻草。

    贊(0)
    分享到: 更多 (0)
    網站地圖   滬ICP備18035694號-2    滬公網安備31011702889846號